原標題:創業板行情創3年新高 三組數據看后續上漲空間!
多位從業者表示看好創業板后市。首先是央行大概率還要繼續降息,無風險利率也會下降,第二是再融資新規將會有力提升創業板的融資規模。這是業內人士看好后市的兩個理由。
周一(2月17日),創業板以2089.21點高開后,持續攀升于2146.18盤,日漲幅達3.72%,創三年新高。早在2月6日,創業板就已重回2000點,上周創業板指也上行2.7%。多位從業者對新京報記者表示,創業板持續走高背后離不開兩大政策利好:央行降息、再融資新規。同時,也與創業板企業盈利能力、統計因素等因素相關。具體到后續上漲空間,與2013-2015年創業板上漲行情相比較,創業板指/滬深300有50%上升空間,但牛市仍需其他因素配合。
2大政策利好+3個助推因素 創業板創三年新高
早在2月6日,創業板就已重回2000點,此后創業板漲勢不減,2月17日高開后持續攀升,收于2146.18點,日漲幅3.72%,創三年新高。
多位從業者表示這與“再融資新規”、央行今日(2月17日)再降息相關。“兩項政策一定程度上推高了市場的風險偏好,市場氛圍支撐創業板上行。”博時創業板ETF及聯接基金經理尹浩對新京報記者表示。
“今日央行開展了2000億元中期借貸便利(MLF)操作,而在2月20日,央行大概率下調LPR,這兩項操作都將有利于創業板。” ,財新智庫莫尼塔研究宏觀分析師姚世澤對新京報記者表示。
同時,2月14日晚間證監會發布 “再融資新規”顯著放寬了對主板(中小板)、創業板上市公司定向增發股票的監管要求,對于定增資金的股價折扣、鎖定期限也給予更多支持,對此, 私募排排網未來星基金經理夏風光對新京報記者表示: “按照過往情況,中小型企業、成長企業對再融資的需求比藍籌股更為緊迫,上輪牛市中,創業板定增占全市場總規模比重不斷提升,并購重組成為再融資的主要投向。所以說,創業板,以及中小市值股票、成長股將從新政中受益良多。
除了政策利好,財新智庫莫尼塔研究宏觀分析師姚世澤對新京報記者表示創業板大漲背后還有三大因素:首先是創業板企業的盈利能力較此前有很大提升,此前很多企業商譽減值的風險都已度過。第二個原因是,主板多以金融、地產、大消費為主,本次疫情防控相關的很多概念股都出自創業板。
姚世澤表示,第三個原因與統計規律相關。從2009到2019年間,除了2016年2月A股有一個熔斷式下跌外,其他年份的 2月A股基本上是呈現全面性、結構性上漲,具體來講,結構性上漲發生在2013年、2014年,2018年2月,都是以科技股、成長股的市場風格為主,背后的原因是因為2月初流動性比較充裕,年初工業企業生產偏淡季,這些因素有利于科技成長股。這次創業板的上漲,也是比較符合歷史上的規律。
創業板指/滬深300有50%上升空間 但牛市仍需其他因素配合多位從業者表示看好創業板后市。“首先是央行大概率還要繼續降息,無風險利率也會下降,第二是再融資新規將會有力提升創業板的融資規模,這是看好后市的兩個理由。”姚世澤表示。
從具體上升空間看,與2013-2015年創業板上漲行情相比較,他給出幾組參考數據:首先是創業板指相對于滬深300指數的比值,相較于2015年的歷史高點,還有50%的上漲空間。在上一輪創業板行情中,這個比值從底部上漲了接近150%,目前是從底部上漲了約30%。第二從這個估值角度去看,目前創業板指相對于滬深300指數的估值到達2010年以來的70%分位數,就是相比較于前期高點,約有40%的上漲空間,同時,現在創業板指相對于滬深300指數的盈利增速差異處在收窄過程中,就是創業板指的估值和盈利狀況要比主板好。
“最后一組數據是就股票型公募基金對創業板的加倉空間比較大。”姚世澤補充。截止到2019年四季度,股票型公募基金對科技類行業的持倉占比是17%,而歷史上的高點是35%左右。從歷史上來看,股票型公募基金對科技類行業的持倉占比處于偏低位置,加倉空間更大。
“創業板形成牛市還需要其他多方面因素的配合。”私募排排網未來星基金經理夏風光對新京報記者表示。他提示稱要冷靜注意到,長期來看再融資增加了市場的供給壓力,過往的商譽暴雷,也提醒說再融資投資項目也是存在風險的。
“從宏觀角度,創業板板塊也會分化”,姚世澤說。他認為雖然目前的流動性處于偏寬松狀態,但與2013年、2014年情況不同,當時市場面臨的是全面的降準降息,而目前是結構性的貨幣寬松。因此整個市場的增量資金并不特別多,因此不可能是所有板塊都在漲。
純達基金表示,逢低布局漲幅較小,業績穩定增長,有流動性的科技板塊和特斯拉板塊相關品種,耐心等待輪動。成恩資本表示,操作策略上,反彈或已到短期高位,建議半倉以下應對市場震蕩走勢。板塊上關注定增個股、大金融及強者恒強半導體板塊投資機會。
新京報記者 張姝欣? 編輯 趙澤? 校對 柳寶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