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宋豆豆 深圳報道 “關于DM-i車型交付慢,向所有信任和選擇我們的用戶致以最誠摯的歉意。我們正在努力解決產能問題,目前DM-i車型產能正在持續爬坡階段,四季度會有很大的改善。”9月8日晚間,深圳坪山比亞迪總部,比亞迪集團董事長兼總裁王傳福在發布會伊始,向比亞迪用戶道歉。
據媒體報道,比亞迪近日在年中交流會上透露,今年累計訂單量可能達90萬輛,但公司今年的交付能力只能達到70-75萬輛,而且交付能力取決于物料和IC。目前比亞迪在手未交付訂單達16萬輛,且汽車的交付周期已長達4.5個月以上,比亞迪表示,今年無法完成的訂單將順延到明年交付。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就此事向比亞迪方面求證,截至發稿暫未得到回應。
值得一提的是,8日晚間喊出了“勇敢迪迪,不怕困難”的比亞迪正式發布了純電專屬平臺——e平臺3.0。據了解基于e平臺3.0,可以造出從十萬級到四十萬級別的車型,實現從小型車到大型車的全覆蓋。
“e平臺3.0是比亞迪在新能源汽車變革中,從上半場電動化轉向下半場智能化的最關鍵布局,是下一代電動車的搖籃,助力全球實現綠色夢想。”王傳福表示。
比亞迪集團執行副總裁廉玉波介紹,e平臺3.0在智能、高效、安全、美學四個方面帶來創新的解決方案,e平臺3.0采用比亞迪自研的刀片電池、標配八合一電動力總成、寬溫域高效熱泵以及電驅升壓充電技術,整車最大續航達1000公里,百公里加速最快2.9秒,低溫續航最高提升20%,充電5分鐘續航最高150公里。同時,e平臺3.0采用智能域控制器構和自主研發的車用操作系統BYD OS。
其中e平臺3.0將傳統分布式電子電氣架構整合成為域控制架構,分為智能動力域、智能車控域、智能座艙域和智能駕駛域四大域控。廉玉波表示,比亞迪開發出行業首個動力域控制器,并于海豚車型搭載。此外比亞迪的智能座艙域、智能車控域已經量產,是中國首個將域控制器量產的企業。
值得注意的是,e平臺3.0將繼續向行業開放共享。據王傳福透露,除此前奔馳、豐田、滴滴等已與比亞迪達成合作外,目前已有許多企業在和比亞迪探討新一代e平臺的應用。“依托比亞迪的電動化技術及產業鏈協同能力,伙伴們可以更快速、更方便地開發個性化車型,更專注、更高效地拓展個性化場景服務,全球智能電動車的發展進程,將加速至少3年。”
基于e平臺3.0打造的“海洋系列”首款車型海豚已在8月成都車展上市,王傳福承諾的“冬天不慫 平時不慌”即將得到驗證。此次發布會上,基于e平臺3.0打造的概念車ocean-X首次亮相,定位中型高性能運動轎車。此外,海洋系列后續車型——海豹、海鷗、海獅等將于明年陸續投放。有消息稱,海豹、海鷗、海獅等或將在常州工廠生產。今年4月《比亞迪常州分公司年產20萬輛純電動乘用車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顯示,在比亞迪常州工廠落成后先期將會生產4款全新車型,車型代號和預計產能分別為EM2E(6萬輛)、SC2E(2萬輛)、EK(6萬輛)以及UX(6萬輛)。
EV Sales數據顯示,今年7月,比亞迪銷量超越特斯拉,位居全球新能源單月銷量榜首。隨著銷量不斷攀升,8月比亞迪再次刷新月銷紀錄。官方數據顯示,8月份比亞迪全系車型總銷量為6.76萬輛,同比增長90.5%,環比增長18.7%。其中新能源車銷量6.05萬輛(含DM車型3.01萬輛,EV車型3.04萬輛),占比近90%。今年1-8月,比亞迪新能源車累計銷售26.6萬輛,同比增長193%。
不過,今年上半年比亞迪面臨著增收不增利的情況,這家市值一度超過8000億的中國新能源汽車龍頭企業,今年上半年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僅11.74億元,同比下降29.41%。比亞迪在財報中指出,受大宗商品等原材料價格上漲影響,企業的發展也面臨了更高的挑戰。此外報告期內,因產品結構變化,公司毛利率由2020年上半年約18.05%下降至期內約11.13%。
更多內容請下載21財經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