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美之心人人都有且不分年齡大小。隨著孩子年齡的成長,在兒童時期的某個階段孩子們會慢慢對于自己周圍的環境與自身產生一定的審美,從而會進入“審美敏感期”,這也就是為何小孩子也會在意自己的衣著是否好看,自己身邊的環境是否好看的一個原因所在啦!
最近微博上就有一位寶媽發表了這樣一則視頻,視頻的內容便是這位寶媽家里的寶爸與自家的小女兒關于女兒腳上鞋子好不好看的一小段對話,看到這里的網友們都直呼:這也太可愛了叭!女孩子都是這樣的嘛,只要是自己喜歡的鞋子,鞋子有多大自己的腳也就有多大哈哈哈!
原來在視頻中女兒是在問爸爸看看自己的鞋子好不好看呀,爸爸回答說真好看就是感覺鞋子有點小,肉肉都被擠出來了,誰知道女兒卻說一點都不小,這雙鞋子就和媽媽的一樣好看哈哈,真是太有愛了!
看看其他網友都是如何評論這件事情的呢?
@偏偏就愛厚被子的小肥:哈哈哈妹妹你的小jiojio真的好肉肉哦!
@趙臉扇:寶貝的jio好肉哦臉蛋也肉嘟嘟的 快來讓阿姨捏捏!
@O小兔崽幾:最后一笑真的化了!太可愛了和我家女兒在家里是一模一樣的。
什么是審美敏感期?
孩子們在成長的過程中,會在兒童時期的兩歲半至五周歲的時候出現一個對于自己周圍的環境自己自身的形象與自己接觸的東西有一個大致的審美愿望以及審美標準的時期,這個情況在兒童心理學上也叫做“審美敏感期”。
對于這個時期的孩子來講,這個時期便成為了孩子們審美能力發展的關鍵時期,因此我們說孩子們這一生的審美與眼光的高低,與這段時間父母們對孩子審美的培養是有著極其緊密的聯系。
那么父母們在孩子出現審美敏感期的時候又應該如何正確引導孩子呢?
1、尊重孩子的自然生長法則
父母們在孩子出現審美敏感期的時候需要去引導孩子的第一要點其實也就是一定要尊重孩子的自然生長法則,細心的去引導孩子,因為在每一個孩子審美敏感期出現的時候,每個孩子所處于的環境與家庭都是截然不同的。
這時候父母的態度以及父母對孩子的關心引導程度對于孩子來講是十分重要的,因此父母一定要尊重孩子的自然成長法則,鼓勵孩子自由探索加以引導,讓孩子成為內外兼修的人。
2、調整消極情緒,理解孩子對美的追求
在面對孩子不滿意自己身上的衣服又或是周身的環境的時候很多父母們肯定會出現不耐煩的心理,這時候父母們需要注意的便是這第二要點,其實也就是一定要調整好自己的消極情緒,理解孩子對美的追求。
畢竟每一位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都不可能是十全十美的,總會出現一些令人生氣煩躁的時候,這時候父母一定要理解和關心到孩子內心的細膩,調整好自己的心態,做到理解孩子便好。
3、給予孩子正確的評價
在“審美敏感期”的時候,孩子們會對自身的愿望以及審美標準有一個非常明顯且了不起的進步,這時候也是孩子在創造自己的一個過程,因此在這個時期孩子們需要的是父母繼續孩子更多的一些肯定與正確的評價,而不是總是站在成年人的角度去批評孩子將自己弄得臟臟的。
除此之外,父母還可以在給予肯定評論的同時加以引導孩子,對孩子的審美也要有一定的正確的引導,之后才會使孩子培養成一個良好的審美觀。
4、培養孩子有善于發現美的眼睛
除了上述幾個要點,父母們還應該在孩子的這個時期中去培養孩子,讓孩子擁有一個善于發現美的眼睛。
比如說父母在日常生活中可以言傳身教,讓孩子明白整潔得體的打扮就是最美麗的,也可以經常帶孩子外出游玩,讓孩子感受一下大自然的美麗與魅力,經常帶孩子去感受一下視覺之美,接觸大自然以及不同的環境,這時候“美”的概念對于孩子來講在他們的心底自會擁有一個初步的形成。
以上便是對于兒童時期“審美敏感期”的一些介紹以及父母們應該如何在這個時期正確的引導孩子的一些方法與建議的大致內容的總結了,看到這里的父母們,你們有沒有發現過自己家孩子出現的審美敏感期呢?對于孩子的這個時期你們又是如何去引導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