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房選多大面積合適?售樓朋友說89平最搶手,將來轉賣也值錢
第一,契稅稅率低
最近還能頻繁在朋友圈刷到房產銷售發的消息,說今年9月1日新的契稅法就要實施了,屆時契稅征稅標準將要上調至3%-5%,準備買房的人一定要在9月1號之前買房。其實我之前也反復澄清過這是謠言,為了避免大家被忽悠,還是再強調一遍,其實我國的契稅稅率一直都是3%-5%,只不過國家為了讓老百姓實現住有所居的夢想,降低了契稅征收標準。
根據財稅〔2016〕23號文件規定,對個人購買家庭唯一住房,面積在90平方米及以下的,減按1%的稅率征收契稅;面積為90平方米以上的,減按1.5%的稅率征收契稅。對個人購買家庭第二套改善性住房,面積為90平方米及以下的,減按1%的稅率征收契稅;面積為90平方米以上的,減按2%的稅率征收契稅。
不管是首套還是二套房,90平米就是分界線,如果面積再大一點,就要多繳0.5%-1%的契稅費用,同時考慮到面積誤差的因素,很多聰明的購房者為了保險一些,就會購買89平米的房子。
第二,持房成本低
我國還是普通老百姓居多,他們在買房時手頭資金并不寬裕,如果要選面積大一些的三居或四居,那么就只能選地理位置偏僻、周邊沒有配套的遠郊房;但是如果暫時降低對面積大小的要求,選擇在城市較為繁華的地區買一套89平左右的小三居,雖然居住起來比較擁擠,但是功能齊全,居住溫馨,房價也在自己可以接受的范圍之內。并且后期房子的裝修費,物業費,暖氣費都是跟房屋面積掛鉤的,同時住在城市較為繁華的地段,也能節省很多通勤成本,住幾十年下來,肯定能省下不少錢。所以,我的觀點是,如果房屋總價相差無幾,那么寧可選擇市區的小面積房,也不能買郊區的大房子,長期來看是非常不劃算的。
第三,適合三口之家
現在雖然國家放開了二胎政策,甚至還有專家和機構呼吁,要全面放開并鼓勵生育,其實我覺得現在人們不生娃,跟政策的關系不大,主要是因為現在房價和養娃的成本太高了,在八九十年代,養一個孩子只要吃得飽,穿得暖的就行了,所以盡管當時實施了嚴格的計劃生育政策,但還是有不少家庭偷著生孩子。但是現在,算上車貸、房貸、信用貸,很多年輕人名下有幾十上百萬的貸款,不僅如此,現在養孩子的成本也非常高,一個剛出生的孩子,一星期要喝一罐奶粉,一罐奶粉好幾百,再到之后上幼兒園,普普通通一年學費三萬塊,再到之后上小學,雖然屬于義務教育階段,不要付學費,但總要上培訓班吧,一節鋼琴課150-200,家長一天的收入沒了,名下還有其他貸款,只能是自己節衣縮食,勒緊褲腰帶過日子了,現在的年輕人是真的不敢多生娃。家里只計劃要一個孩子,那么89平米的房子也夠住了,再大了只會增加生活壓力。
第四,轉賣比較值錢
人人都知道大面積房子住的舒服,但是沒錢才是多數人的常態,沒錢就只能將就著買小戶型,從目前的市場情況來看,89平米的房子,契稅稅率低,后期養房成本低,符合大多數剛需的購買需求和購買能力,所以89平的房子轉手時比較吃香,也容易賣出好價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