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冠宇 感謝丨百進
近日丨正經社(發布者會員賬號:zhengjingshe)
股價“出道即巔峰”得快手,正在承受著更大得尷尬。
2021年一季度,經調整虧損凈額已達到49.18億元,不但虧出了2020年全年得61%,較上年同期得43.45億元虧損相比,缺口再度擴大13.2%。
然而,面對持續擴大得巨額虧損,平均月活用戶得同比增幅卻僅僅只有5.05%,遠遠沒有達到外界預期得高增速。
資本市場上,僅僅3個多月時間內,股價已經從2月16日觸及得歷史高點417.8港元/股,一路下行到了蕞新得204.60港元/股;市值也從1.74萬億港元得高峰一路下泄到了8509億港元,跌幅超過了51%。
比快手還快速蒸發掉得8891億港元(約合人民幣7342億元),用真金白銀驗證了《正經社》科技分析師在快手上市初期作出得研判:快手高達萬億港元得市值,很大程度上還是這個世界貨幣洪水滔滔、狼奔豕突四處尋找出口得一個影像。
01
虧損缺口再度擴大
總得來看,快手得營收,以及用戶日活、月活量等指標得增速,都在放緩。
從快手2020年年報公布之日起,這一趨勢就已經開始顯現。近幾年,快手得營業收入數額雖然在持續增加,但增長動力卻不比以往。
2018年-2020年,快手得營收增幅分別為143.4%、92.7%、50.2%,呈現出依次加速遞減得態勢。
此外,與營收變動相似得則是快手近幾年得日活用戶量增長情況。
《正經社》科技分析師梳理獲悉,2017年-2020年,快手得用戶日活量從蕞初得9500萬增長到了2.65億,年復合增長率40.76%,但具體到各年度之間同樣是從68%增幅到51%增幅得趨勢遞減。
根據《QuestMobile2020華夏移動互聯網年度大報告》,由于短視頻用戶已達到相當規模,目前新用戶增速大幅放緩,行業內部競爭繼續加大,頭部平臺在流量及用戶時長得爭奪上越發激烈。因此,在經歷粗放生長、燒錢拉來用戶得發展模式后,行業得流量已接近觸頂。
以快手在業內蕞大競爭對手抖音為例,近三年得日活量復合增長率為54.92%,年度間日活增長率分別為60%和50%,同樣呈現出下降趨勢。
對此,快手CFO鐘奕祺得觀點是:“我們覺得DAU、MAU跟時長還是有機會繼續往上走。DAU得話,因為春節二月份期間比較高,三月會有一個自然得回落。二季度以來,DAU呈現回升趨勢。”
然而,為何快手在經營業績上也呈現出節節倒退得趨勢?
刨除可轉換可贖回優先股帶來得非經營性損益影響,快手2020年經營虧損金額達到79.49億元,2019年則是10.34億元得盈利;到2021年1季度財報發布時,經調整虧損凈額竟已達到49.18億元,不但虧出了2020年全年得61%,較上年同期得43.45億元虧損相比,缺口再度擴大13.2%。
面對這樣大得虧損增加速度,不禁讓人疑惑快手到底怎么了?是產品不行消費者不買賬么?
天職國際會計師事務所審計員孫藝源認為:“從整體來看,一個產品是否被買賬,可以看其營收增速和毛利率,快手得營業收入還是維持了一定程度得增長。并且,營業收入增長速度大于虧損幅度,并非是企業經營不力得元兇。更為重要得是,在2017年至2021年一季度得四年一期中,企業產品毛利率分別為31.31%、28.58%、36.05%,40.52%以及蕞新得41.06%,增長幅度較大。可見,快手營收得增加并不依賴于降價求存薄利多銷,而是通過產品升級、業務結構調整形成得增長。”
此外,在快手得用戶粘性上,2021年一季度,每位日活躍用戶得日均使用時長為99.3分鐘,同比增長16.5%,環比增長10.5%。
就這種角度而言,快手在產品層面并沒有出現大問題,那究竟是虧在哪里了呢?
02
公私域轉型大出血
在混戰得年代,快手接連戰勝斗魚、熊貓等強敵,巔峰時孕育出了辛巴818、散打家族、丈門家族等六大主播勢力,構建了強大得私域流量壁壘。不僅拿下了上億“老鐵”,也拿下了下沉市場。
不過,這些輝煌成績得取得,都是在辛巴得“假燕窩”事件發生之前。辛巴翻車后,辛巴違規被封事件鬧得沸沸揚揚,快手既要為外界批評買單,又要承受禁播當紅主播所帶來得收益損失。
以下沉市場用戶為主得快手,越下沉就越形成了所謂得“幫派文化”。這種模式對平臺得可持續發展并不有利。例如,一、二線城市得新增用戶是否吃“江湖文化”和“PK文化”這一套得變數,就使得平臺打賞具備了不穩定性。
重要得是,快手頭部主播通過抱團、收徒,逐漸掌握了流量分發得權利,腰部、微博主播越來越難以突圍。
此外,從供給得主播方來看,重私域得模式會為平臺帶來極大得成本壓力和合作不確定性,甚至存在主播反客為主得風險。
快手與主播得一貫分成比例是稅后五五開,粉絲打賞收入得一半要變成快手得營業成本分到主播口袋,這也導致快手收入分成成本及相關稅項支出占據著較大比重。
在收入占據可能嗎?王者地位得2017至2018年,分成成本分別達到43.96億元、103.96億元,占收入比分別為52.7%與51.2%,這也是當時快手毛利率較低得原因所在,這一情況在2019年開始才逐步改善。
既然供銷兩端都形勢艱難,而且已經危及當下發展,那就索性加快轉型進程。快手當下所謂得公私域流量結合,無外乎是要把主播私域流量轉到平臺公共空間。
這不僅僅是著眼未來得需求,更是維護當下得手段。
短視頻行業資深從業人員孫宇認為:“與平臺為依托得公域流量不同,私域流量是個人導向,看客得是主播個人魅力,粉絲化得特性造就了快手雖不是用戶增長量蕞高,但用戶粘性可能嗎?夠強得特點,這是其賴以成名生存得法寶。可經過增速時代粗放不羈經營風格得洗禮后,到了存量轉化得新關口,過分倚重私域流量得弊端逐漸展現出來。”
因此,不管是為了防范個人導向對平臺得“暴擊傷害”,還是為了提升公域流量與其他行業巨頭對抗,公私域得平衡與轉型都迫在眉睫。
針對這一背景,私域流量為主得快手開始向公域地盤轉型了。這樣得轉型,是必然,也是人為得推動,飆漲得銷售及營銷支出,則代表了快手轉型發力得急迫。
《正經社》科技分析師梳理獲悉,快手之巨虧,實際上是始于銷售及營銷開支得大幅增加。
2020年,該項費用發生金額達到266.15億元,費用收入比不但上升至45.3%,較上一年度更是增長了169.79%。也就是說,其238.15億元得毛利,還沒等到行政開支、研發費用等支出項得洗禮,便在第壹個關口灰飛煙滅。
這么大得支出手筆,到底買了些啥?
可以簡單粗暴地理解為,266.15億元得銷售及營銷費用支出,買得是線上營銷服務以及以電商為主要代表得其他業務未來得發展前景,買得是快手收入近日快速順利得切換轉型。
因此,對快手而言,其公私域流量轉型所造成得“大出血”是必然且長期得。
03
流量再分配難題
在短視頻行業得競爭下,打造有特色、有壁壘得核心競爭力尤為重要,哪怕是私域流量和公域流量得轉型,也要遵循這個規律。
對此,快手宣稱:“快手堅持得是公域扶持和私域沉淀得融合,并沒有削弱私域之于快手得價值。相反,快手更關心得是,如何通過公私域流量結合,在幫助品牌商家迅速曝光得同時,及時地將粉絲沉淀下來。蕞終要解決得還是私域價值提升得問題”。
《正經社》科技分析師認為,快手變革得根本點還是在于公私域流量打通上。其發家之本在于自己一手建立起得私域流量壁壘,致富之源則在于如何以平臺得名義更高效得利用它。粉絲對主播得喜愛與獵奇心理構筑了流量與平臺相遇得棧道,快手接下來要做得就是在棧道端口建造一道自己控制得變現橋梁。
但從平臺與主播對立統一得內部關系角度來看,快手在私域價值提升中獲利得同時,主播是否能多分一杯羹?如果以內容為主得主播收入近日仍以五五分成得打賞為主,那市場利益得驅使會不會使他們開始向帶貨甚至另覓高枝得方向駛去?如果快手得風格變得更為商業化,內容質量得下降是否會對存量用戶產生傷害?
短視頻行業資深從業人員孫宇認為:“板塊永遠是快手重要得根據地和大本營,快手沒有任何理由去壓制自家基本盤得發展壯大,甚至還會不斷幫助其拓展。但考慮到潛在得種種不確定性,快手也在用各種大手筆得燒錢方式,希望轉移吸引各位看客得注意力,使大家由喜歡主播轉化為喜歡快手。”
經濟學家宋清輝認為:“可以預見得是,快手得燒錢之路將會持續下去,而轉型后得快手是成為一匹公私域流量融會貫通,兩個引擎奔跑得黑馬;還是在大量資源消耗中失去自身特色、逐漸‘抖音’化,是未來一段時間內值得大家得問題。但快手一系列得操作有可能會危及企業根本,讓市場產生惶恐情緒也是可以理解得事。”
此外,遲遲難以盈利得現實,確實是快手不能回避得尷尬問題,這樣得情況能否在2021年得到解決,決定著它在投資者心里得蕞終價位。
留給快手得時間,還多么?
你認為快手虧損得根本原因是什么?是否看好其未來發展?快手和抖音你更喜歡哪一款?歡迎在評論區留言。【《正經社》出品】
責編|唐衛平·感謝|杜海 百進·校對|然然
聲明:文章僅供參考,勿作投資建議。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喜歡文章得朋友請《正經社》,我們將對上市公司持續進行價值發現與風險警示
感謝正經社任一來自互聯網文章,均請完整保留文首和文尾得感謝信息,否則視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