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廣州1月9日電 (王堅 趙雪峰)廣州市河長制辦公室9日發布廣州2019年治水“成績單”,目前該市列入中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監管平臺的147條黑臭水體已消除黑臭,被中國生態環境部作為中國僅有的2座治水先進城市在全國表揚;同時,2019年廣州全面啟動碧道試點建設工作,目前已完成113.66公里的多種類型碧道試點建設,處于廣東省前列。
據廣州市河長制辦公室介紹,2019年以來,廣州在治水方面取得了不少成績,包括列入中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監管平臺的147條黑臭水體,經第三方第一輪復核評估,已基本實現消除黑臭,其中車陂涌、雙崗涌整治入選中國治水典型案例。
在廣州市白云區松洲街,居民們發現過去黑臭的石井河上多了許多“特殊的客人”,每天清晨或傍晚退潮后,成群的白鷺就會飛落到河邊的淺灘覓食、嬉戲。“這里的水質變好了,魚草肥美,才會有鳥飛來呀。”居民陳阿姨說。
住在廣州市海珠區南箕涌旁的吳叔則在自家的外墻上釘掛了“煥然一新”四個大字,吳叔表示,過去南箕涌兩岸滿是違建、河道淤塞,河水腥臭刺鼻,夏天蚊蟲亂飛,連門窗都不敢開;現在河道通暢,河水變清,每天晚飯后都下來散步,居住環境煥然一新。
廣州市河長制辦公室相關負責人表示,廣州有147條黑臭水體被列入中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監管平臺,數量位居中國第二,治理任務重。為此,廣州把水環境治理作為重大民生工程,推動水環境治理。自2018年7月以來,廣州下達剿滅黑臭水體、網格化治水、排水單元達標攻堅、國考斷面達標等任務,發起黑臭水體剿滅戰總攻令,高位推動治水,基本形成了全市全民動員。
據統計部門民調結果顯示,廣州市民認為工作成效最為顯著的是黑臭河涌治理,位列建設花城成效顯著各項工作的第一位;廣州還被中國生態環境部作為中國僅有的2座治水先進城市在全國通報表揚,獲評“國家首批黑臭水體整治示范城市”。(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