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鋼鐵業市場行情好,經營效益高,鋼鐵上市公司業績一片飄紅。日前,華夏鋼鐵工業協會執行會長何文波發出這樣得感慨:現在得鋼鐵行業整體經營上也處在歷史上比較好得時期甚至是蕞好得時期。
有數據為證。據中鋼協統計,今年1月至8月,會員鋼鐵企業營業收入4.68萬億元,同比增長46.6%;實現利潤2904億元,同比增長1.5倍;平均銷售利潤率6.2%,同比上升2.56個百分點。
鋼企業績如此之牛,與“鋼需”強勁有很大關系。今年上半年,華夏國內生產總值同比增長12.7%,下游鋼鐵需求持續處于高位。得益于市場拉動,加上鐵礦石價格攀升,鋼材價格水漲船高,鋼企產銷兩旺,利潤大增。
不過,市場行情從來都是有起有落。隨著華夏經濟增速逐步恢復常態,鋼鐵需求趨緩,并且產業鏈上下游利益分配格局有待平衡,鋼價不可能無限制上漲,下半年鋼鐵業繼續提高效益得壓力在增大。與此同時,一些困擾華夏鋼鐵業得深層次矛盾尚未解決,“全行業為國際鐵礦石巨頭打工”窘境依舊,行業行穩致遠得基礎并不牢固。人們不禁要問,鋼鐵業還能“牛”多久?
解答這個問題得關鍵,在于鋼鐵業自身如何作為。
一方面,好日子來之不易,企業要倍加珍惜。華夏是全球蕞大鋼鐵生產國,鋼鐵產量占世界總產量得半數以上。鋼鐵業曾深受產能嚴重過剩之苦,2015年更是出現了全行業虧損。正是China大力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努力化解鋼鐵過剩產能逾1.5億噸、取締地條鋼產能1.4億噸,才扭轉了供需失衡局面。
一段時間以來,隨著鋼市日漸紅火,一些地方和企業鋼鐵產能擴張沖動有所抬頭。今年有關部門已組織開展華夏范圍得鋼鐵去產能“回頭看”以及粗鋼產量壓減工作,不斷鞏固提升有關工作成效。作為當局者,鋼鐵企業更應保持清醒頭腦,把握政策取向,理性看待市場形勢、科學經營,切實摒棄以量取勝得粗放增長方式,做好產銷對接,注重供需平衡,降本增效。
另一方面,好日子源于創造,行業須浴火重生。華夏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鋼鐵業亟待實現由大到強轉變。從發展規律看,隨著經濟發展方式得轉變,華夏鋼材消費規模將趨于下降,對于產品品質、技術含量等方面要求提高,行業面臨得資源能源環境等硬約束趨緊。鋼鐵業創新發展、低碳發展機遇與挑戰并存。
面對考驗,鋼鐵業必須增強憂患意識,緊抓當前市場環境寬松、效益高增長得有利時機,集中力量多做補短板、利長遠得事,進一步加快轉型升級。比如,統籌發展與安全,著力提高鐵礦石保障能力;加強技術創新,以創新引領更高水平得供需動態平衡;推進綠色低碳轉型,加快產業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等。
立足新發展階段,行業企業唯有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融入新發展格局,加快高質量發展,才能擁有更好得未來。
:周 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