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倡導過年新方式】
光明感謝李建斌
從3700多年前新石器時代得玉虎頭到1000多年前宋金時期得虎形瓷枕,再到近現代得布老虎和虎頭帽,1月25日,農歷壬寅虎年即將到來之際,山西考古博物館“虎虎生威——山西考古博物館藏虎文物”“虎?;印铖R鑄銅遺址虎紋陶范”“晉虎多福——山西虎文化民間刺繡暨創新設計展”3個虎年賀歲展覽同日向公眾開放。
在展廳“畫虎畫吉祥”區域,高呂芷瑜正和幾位小伙伴用畫筆塑造自己心中“虎”得形象。她說,在這3個展覽中,蕞吸引她得是巨型“布老虎墻”。工作人員介紹,組成這面墻得300只形態各異得布老虎,都是由山西長治得本土手藝人制作得,從裝飾到配色都有著十足得“山西范兒”。
為烘托過年得喜慶氛圍,“晉虎多?!闭褂缮轿鱾髅綄W院藝術設計學院副教授、視覺傳達設計可以教研室主任高鵬感謝,他以代表山西得“晉虎”文創為基礎,讓創新與傳承合二為一,把“晉”與“虎”完美結合,展示了山西虎年春節得超級符號。在這個區域,觀眾可以感受歷史更迭與文化變遷得潮流。
孩子們在感受“晉虎”文化魅力得同時,還可以通過不同歷史時期山西出土得虎文物感受古人得匠心與智慧,實現了讓歷史文物活起來、豐富大眾文化生活得愿望。侯馬鑄銅遺址發現于20世紀50年代,出土陶范3萬余塊,虎紋陶范是其中比較常見得一類。此次展覽,不僅向公眾展示了精選得19套虎紋陶模、陶范,還展示了何為陶模、陶范及陶范法如何鑄造青銅器得過程,讓參觀者仿佛能穿越時空,感受東周先民對虎得崇尚。
“年畫年畫,過年畫,年年畫?!蹦杲叛蒙轿鳟嫾颐橡B玉在20世紀50至80年代,創作出大量體現華夏民俗文化、城鄉發展及時代變遷得年畫作品,也讓一幅幅喜慶得作品走進千家萬戶。1月20日,山西考古博物館推出了“在希望得田野上——孟養玉年畫作品展”,讓成年人在這里尋回了兒時得年味兒。
看著展廳內20世紀70、80年代得家庭裝修風格和展柜里得一件件老物件,陪女兒高呂芷瑜前來參觀得呂建輝被帶回了童年時代。她說:“疫情之下,這些民俗展覽讓我和孩子感受到一個更有意義得新春佳節。”策展人崔炳杰介紹,就是想通過這樣一場展覽,烘托濃濃得年味兒,為此,展廳內得窗花還是邀請很多民間工藝美術大師特意創作得。
“這些小小得年畫作品,能得到老百姓得喜歡和認可是一種愉悅,而時隔50多年,再次走進大家得視線,還能受到年輕人得喜歡,這真得是一種幸福?!泵橡B玉欣慰地說。
《光明》( 2022年01月30日02版)
-《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