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時報發(fā)文人 ■潘少穎
這個暑假,關于教育的話題幾度沖上熱搜,降薪、裁員、轉型……K12基礎教育校外培訓行業(yè)未來會怎么樣,現在初見端倪。面對這樣的情況,離開或堅持,給家長們出了一道選擇題。
不過,《IT時報》發(fā)文人最近發(fā)現,學科培訓類的App不再是鋪天蓋地的廣告,反而一些興趣類培訓App大有興起之勢,音樂、美術、科學……讓孩子有若干項自己的愛好,讓愛好成為孩子生活中的亮點,對孩子的成長也是有益的。
小熊藝術:AI互動啟蒙興趣
美術、音樂、寫字,在“小熊藝術”上,集合了這三個學習項目。和學而思、猿輔導等培訓類App一樣,家長要先花一點點錢買幾節(jié)試聽課,隨后,在班級群里老師就會發(fā)各種報名正式課的優(yōu)惠鏈接。
以“小熊藝術”中的美術課為例,家長為不同年齡的孩子選擇不同階段的課程,年幼一點的孩子會收到含有海綿棒、棉花球等材料的教材盒,因為考慮到孩子用筆還不夠熟練,而大一點的孩子收到的教材盒中有馬克筆、水彩筆以及每次課程的輔助材料。
課程以AI錄播課為主,每節(jié)課都有一個畫畫主題,比如以畫線條為主的建筑、畫遠近大小比例為主的動物園場景、畫以神情為主的人物等,每個主題需要的材料都封裝在一個個袋子中,只要在“小熊藝術”上查看當天的課程主題,選擇對應的教材即可。
課程中,主要有三大部分,最主要的部分就是跟著畫面中的老師以及小熊畫圖,老師和小熊會進行對話,增加了趣味性。每完成一步,畫面可以暫停,等孩子畫完再繼續(xù)下一步。如果孩子順利完成一步,會得到鼓勵性的話語,如果這一步完成得有點困難,也可以點擊畫面上的紅色按鈕,重新看一遍這一步的具體講解。跟著老師一步步畫完,孩子會非常有成就感。AI互動課上,老師會時不時提出問題,孩子可以互動,比起純視頻課,沒那么枯燥。
當然,畫畫考驗每個孩子的創(chuàng)造力和想象力,因此,即使上同一個課程、畫同一個主題,每個孩子的作品也并不完全相同。教材中會提供和主題相關的輔助工具,比如各種形狀的模切、祥云、高山等,這些裝飾材料孩子可以根據自己的想法放在畫面中,讓畫面更加飽滿豐富。
課程中比較有意思還有講解和這幅畫相關的知識,畫畫不僅僅是完成一幅畫,老師還會講解一些延伸知識,比如有一期課程的主題是“饕餮”,不僅讓孩子知道“饕餮”現在的意思,還讓孩子了解饕餮也是我國古代神話傳說中的一種“吃貨神獸”。
作品完成后,孩子只要把作品拍照上傳等待老師的語音點評即可。在上傳照片的同時,也可以上傳語音,說說自己的創(chuàng)作心得。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非常討巧和貼心的節(jié)日課,給了孩子更多生活的儀式感,比如,教師節(jié)的前一天,主題就是為老師畫一幅畫。
“小熊藝術”上的美術課屬于“啟蒙+創(chuàng)意美術”,即便是零基礎的娃,也能做出不錯的美術作品。但這是課程一步一步示范,加上新穎的創(chuàng)意二者加持后的效果。所以這個課適合啟蒙、激發(fā)興趣,如果想考級或者培養(yǎng)特長,可以另選其他。
“小熊藝術”中的音樂和寫字課程模式和畫畫相似,在音樂課上,也會通過卡通形式講解中外著名音樂家的代表作品、樂器、樂理知識等。
迷鹿音樂:享受音樂的樂趣
現在,哪家孩子沒有一兩門可以拿得出手的樂器,音樂,似乎成了現在孩子們的必備傍身技能之一,鋼琴、小提琴、尤克里里……能吹拉彈唱的小家伙們看上去是如此神奇。
學習樂器難嗎?要學樂理、看五線譜,想想都覺得有點枯燥。但是,學任何一樣樂器,只要能寓教于樂就會緩解枯燥,尤其是對于孩子來說,也能學得更快。
“迷鹿音樂”就是一款富有童趣的樂器學習類App,如果想讓孩子學習鋼琴、吉他和尤克里里,可以試試這款App。
畫面上呈現出濃濃的卡通畫風,用一句話總結,“迷鹿音樂”上的課程就是全程玩游戲+真人教學視頻+動畫。
在正式開啟學習之前,首先選擇一個自己想學的樂器。學樂器都離不開彈奏和樂理,“迷鹿音樂”里的打怪升級之路主要有兩條線組成,一條是學樂器,從認識這個樂器開始,一路學到彈奏;另一條則是樂理動畫,從最簡單的節(jié)拍節(jié)奏開始,一路學到更深層次的樂理,逐步推動課程的進度。
在教學視頻里,老師會介紹所選樂器的起源歷史、發(fā)聲原理等知識,有助于小朋友了解自己要學習的樂器。看完視頻介紹后,可以在菜單欄中點選配套練習來鞏固知識點,練習彈奏樂器。如果剛開始學習,建議選擇練習模式,里面有很多對初學者非常貼心的功能,比如降速、段落循環(huán)、加節(jié)拍器、指法提示等。
和“小熊藝術”一樣,“迷鹿音樂”的課程中也有互動內容,還有實操內容“跟老師學”“彈一彈”等,在“跟老師學”中,有專業(yè)的老師出鏡教學。通過闖關的形式,讓小朋友們得到更大的成就感。
有意思的是,“迷鹿音樂”中有很多和演奏相關的游戲,每一關都有耳熟能詳的經典曲目,比如《D大調卡農》《七里香》等。在游戲中,“迷鹿音樂”是一個智能監(jiān)督員,只要有一點點錯誤,無論是快了慢了還是彈錯,都會被扣分。如果錯得太多,游戲會自動停止,重新開始。所以不要小看這只是游戲,想要通關的話,平時還是要多多練習曲目。
“迷鹿音樂”中有練習曲庫,每一首都編配了非常好聽的BGM(背景音樂),有了伴奏,就像有了一個虛擬樂隊。每首練習曲演奏完畢之后,還會給出分數,達到60分及格線并不難,但是想要拿三星(90分以上),就需要比較扎實的彈奏。
如果有的曲子實在彈不好怎么辦?“迷鹿音樂”的建議是不要死磕,畢竟示范的老師都是高手。作為新手,不妨打下更扎實的基礎,從基本功開始練起,在“迷鹿音樂”中,也有很多基礎訓練,比如左右手姿勢矯正、節(jié)奏訓練等,提高指力和靈活度。
學習音樂并不一定是為了走音樂這條路,但是,音樂能帶來的快樂卻是生活中真正能感受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