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毅和張予曦的新劇大家有看么?
故事背景是唐末文宗年間的事,成毅飾演的是皇帝李炎,在劇里給改成了齊焱。
主要是他塑造的皇帝畫風太偏了。
陳寶國扮演的嘉靖帝,不怒自威。
陳道明版本的康熙帝只要坐在那兒,君臨天下四個字穩了。
馬浚偉飾演的青年康熙,有種難得的清貴。
雖然這個皇帝人設是腹黑柔弱路線的,無論是妝感還是濾鏡都下手過于陰柔,給人一種小家子氣的感覺。
網友一針見血,這是皇帝還是太監?
而從前的“四阿哥”何晟銘在這里演了太監。
妝造也被吐槽,像是在看《琉璃》的番外,讓人串戲。
論古風造型,從前溫潤細致的美感,正漸漸被稀釋。
對多情俏公子之間的解讀變成了冒冒失失和油頭粉面。
拍攝技術在進步,但仙女飛升的姿勢從那種頗具古典風韻的蜿蜒感,變得刻板而生硬。
發飾造型的審美也是如此。
都是偏活力系的英氣美人,一個是丫鬟,一個是真秀色難掩。
不過,古典審美消亡這樣的判詞實在太大。
其實在發揚國粹,傳承古韻這方面,民間從來不缺高人。
古風影視組,速速來學!
民間的這些高人,不僅手藝高超,主要是審美一流。
因為擁有自己的審美體系,作品呈現出來的氣質是汪洋恣意的,才氣和誠意都要溢出來的感覺。
比如博主雁鴻,她已經是很有名氣的手工博主。
能用平平無奇的易拉罐、鵝毛、細鐵絲等材料做出璀璨奪目的國風飾品。
因為看了《國家寶藏》,就做出了以《千里江山圖》為靈感的發飾。
今年她的作品登上過米蘭時裝周(是被印尼的一個小眾奢侈服裝品牌邀請合作),一共為對方的服飾設計了11件裝飾作品。
每件飾品都根據對方的服裝特色結合,釋放出了獨特的魅力。
而博主嘉了個玲用妝容和服飾重現了《山海經》的傳奇。
她也是一個被粉絲逼著接廣告的美妝博主,這個愛好很燒錢,還欠了17萬。
為了還原《山海經》,走過沙漠爬過雪山,每一次仿妝都需要查閱大量古籍,反復查證。
《山海經》之九尾狐
△《山海經》之青龍
另一個博主煥煥,也是古風博主,還原過各種神話人物和我國傳統。
娥皇和女英,傳說中帝堯的女兒,水中仙子,只存在于神話中的悠遠情調被復蘇。
她還出過24節氣的仿妝。
春分,將兩顆小草貼在臉上,通身被綠意圍繞。
用水滴狀貼面來還原了節氣谷雨。
冬至,天氣寒冷,睫毛上凝結了冰霜。
做這些事情很繁瑣,而且耗時很長,別人問她是不是圖名。
她是這樣說的:
“有些神獸其實淵源于我國,但是被其他國家發揚得更好后,就變成了別人的,這讓我很難過。”
在羊看來,這種審美認知無關虛榮,而是一種更高級別的追求,她的土壤注定會更有營養,呈現出來的作品生命力也就更長。
還有很多博主都在致力于還原國粹。
而且無需大動干戈,只需要巧思,和許多耐心。
△博主@fffzr做的千紙鶴,博主以《山海經》中的異獸為靈感,每一片羽毛都需要親手往上貼,每一只鶴都有屬于自己的名字。
博主老八捌的每一期視頻都會參考一個朝代的背景,打造出對應的妝容。
她的特色是喜歡將賽博朋克和古風結合,各種元素玩的飛起。
以至于有韓國網友開始偷偷搬運她的視頻,說里面的服裝是韓服...
有個叫知竹zZ的博主,每次出的視頻都給羊一種流暢輕盈的感覺。
看后期落款,編劇、打光、妝造、攝影、后期,都是博主一個人的手筆。
她拍出來的主人公,質素不差。
說實話,無論是光影把控還是審美水準,完全不輸現在的古風小成本網劇。
停止精進,大師也會翻車
我們常常說如今的影視劇古風妝造審美在降級,一半是真,可其中緣由也很多。
先拿如今依然活躍在影視劇的造型指導張叔平來說。
這幾年也頻頻翻車。
他讓湯唯的扁平臉,高額頭,寂靜到有點呆滯的眉眼,在粗狂的發飾呆板的服飾剪裁里全方位被鏡頭吊打。
從《宸汐緣》到《烈火如歌》再到《醉玲瓏》...各種男神女神被他的“梳平”技藝毀了個遍。
在這之前,張叔平主導的服裝設計《東邪西毒》,拿過第14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美術指導、最佳服裝造型設計獎。
他設計的開袖大袍,隨意飛揚的長發,和粗獷的大漠風光混為一體。
他為林青霞和鞏俐在《新天龍八部之天山童姥》做的造型,頭發簡單挽在腦后,服裝飄逸,有江湖美人的烈性和灑脫。
時代在變,但張叔平的手法一直沒變。
在《新龍門客棧》里可以用大塊胭脂來表現甄子丹的陰柔和詭異。
但在《如懿傳》里就不合時宜。
湯唯的妝造,放在寫意江湖里完全夠用,那些演員越樸素反而有種粗布衣裙也難掩國色的反差感。
但若放在大明王朝這樣真實又具體的背景當中,就顯得太粗糙了。
在影視美術設計中,寫實和寫意是不同的風格走向。
寫實需要將已有時空的歷史、人物、進行還原。
而寫意更注重人物的內在,能夠把更多意境傳遞給觀眾,在人物的造型上發揮度高,只要造型能夠呈現出作品的意象,人物的特征,已然是成功的寫意。
張藝謀的《英雄》,人物造型運用了大量的寫意設計,用紅色來隱喻愛情,希望,象征著神秘的藍色,夢幻,青色是和平、自然,真愛的象征。
一般以東方神話改編為主的作品,走的多是寫意路線。
以徐克為代表的香港新武俠也是寫意為主。還有早期第五代導演拍攝的東方武俠大片,在寫實的基礎上融合寫意的手法,意境更加到位。
新武俠擅長的是江湖為馬,四處為家的灑脫感。
人物的造型要是太過細膩精致,反而會破壞整體的意蘊美。
寫意電影注重光影和色彩,明暗的光影會模糊掉很多細節,比較考驗演員的骨相美,還有表現力。
徐克鏡頭中的女性角色,比平時要更魅惑,寫意挖掘出了她們更深層次的情緒表現力,模糊掉場景,明亮的色澤等外因,反而能讓觀眾有機會碰觸到角色的真實質感。
就連看起來咋呼又洋氣的美人,也會因為寫意多了幾分留白美。
貢獻過很多絕色鏡頭的葉錦添,也是寫意派代表。
但后來新版《紅樓夢》天馬行空發揮的寫意造型,就翻車了。這類需要寫實的古典文學,最忌諱的就是不尊重歷史。
可以看的出來,如今的很多劇組自己都沒有吃透其中的精髓,任憑請到多大牌的造型師,也很難彌補框架的空洞和錯漏百出。
一旦審美涉及到權力、利益,藝術就變得不再純粹。
而大師們面對如今如此臃腫的影視拍攝流程,未必就能真的體會到審美的變遷。
對知識保持敬畏,也許不是觀眾該做的事,而是如今的導演制作人們的必修課。
我們要做的,是尊重那些真的在認真產出的人。目之所及,我們擁有的其實并不匱乏。